首页 > 经典案例 > 乡村振兴 > 乡村振兴>正文
贵州贵安新区龙山村“瓦舍·溪谷”乡村振兴规划

  项目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,借势贵安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契机,在贵安新区乡村文化大面积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的前提下,将项目地自然建筑元素——“作为创意元素,做大瓦舍文化,同时一语双关,将瓦舍原有的市井娱乐文化植入项目,使之形成差异化发展。

  通过将文化元素与旅游商业的融合、文化展示与农业观光的结合,以文促旅,农旅结合,在龙山村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、休闲体验、餐饮住宿、娱乐生活、农业观光、特色创意等功能与一体的城市田园综合体项目。使龙山村成为贵安新区未来城市休闲生活的中心、一个传承当地特色文化的新载体、一个区域农旅结合产业升级的标杆之作。

  项目主要由瓦舍·休闲生活区和苗谷·农业展示区两大部分组成。其中,瓦舍区域充分融入当地民居建筑特色的元素,并且按照古代市井坊的布局方式,设计三巷八坊二十四舍,打造一个一巷一特色、一舍一体验的特色主题街区型古镇。

 龙山村-Gy彩平8.jpg

  龙山街:为项目的主街区,一侧为合院,一侧为单面开街的商铺,主要功能为休闲购物与休闲娱乐,最核心的戏楼(即大型合院,中间)位于街区的中心位置。

  美食街:把八坊中的四坊置于其中,主题化改造为餐饮场所,共同打造精品美食一条街。

  民俗街: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和文化展示的区域,将八坊中涉及到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坊放置于其中,并且活化利用。

  勾栏·瓦舍:核心共建,古代瓦舍建制中的核心区域,即为一处戏楼,对面一处祠堂,使整个项目的核心区域。

  居里·瓦舍:合院式居住区,其中苗谷区域利用农业和创意景观,从六个体系活化展示苗人的文化:展示苗族艺术的“艺境”、保留苗族文字的“字库”、记录苗族历史的“史径”、继承苗族信仰的“祭坛”、探寻苗族历法的“历宫”、传承苗族医药的“药谷”。

  艺境:在农业景观中构建天然舞台,每逢节假日,在农业景观中,实景演艺苗族古歌,把苗族的手工艺展示苗族的挑花、刺绣、织锦、蜡染、银饰制作等工艺美术,融入到农业景观体系中去。

  字库:搜集目前流传的所有苗族文字,通过大地景观、节点处理等形式,散布在整个区域范围内,可以举行“寻苗文”活动,游客可以在其中寻找所有的苗族文字,并且找全的可以给予一定奖励。

  史径:苗族历史上有五次大的迁徙,通过农业大地景观结合农业景观节点的形式展现苗族从原始先祖—九黎部落—三苗部落—各部散落—众苗归返的苗族迁徙历史,区域功能以观光为核心。在两山之间设置一座吊桥,命名为五色天路,作为整个观光线路的核心点。

  祭坛:苗族以“自然崇拜、图腾崇拜、祖先崇拜”为主,由于其是山地民族,其崇拜多与农业相关,打造一处五色祭坛,同时在周边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苗族古代农业神灵体系,以及布置一些古代农耕文明的景观展示与体验,包括农具主题的耒耜、耕犁等等,水利主题的水车及其动力系统等,包括体验利用古代农业工具进行农事劳作。区域功能以文化体验为核心。

  历宫:苗族的历法相当先进,跟汉族历法一样,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。相传苗族古历使用,距今已有万年历史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之一。由于苗历的复杂性,打造一处苗历迷宫,让人们在迷宫中寻找历法的神奇、感受苗族的神秘。

  药谷: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,苗族民间有“千年苗医,万年苗药”之说,通过景观化种植苗药,构建具有苗乡风情的农业景观,同时药谷可以与大学合作,打造一个小型医药培育基地,形成其独立产业。并且依托药谷花海,打造花坊DIY、花域SPA、花木度假小屋等节点项目,融入旅游体验。nk03副本.jpg

 

案例分类
农旅融合 乡村振兴 文旅文创 亲子研学 景区升级
电话:(86)400-066-1218
手机: 13720055250(胡经理)
邮箱:ocb@ocbbj.com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环第三置业大厦A座7层
网址:http://www.ocbbj.com
京ICP备 11007161号 Oriental Create Beauty Copyright © 2016 . All Rights Reserved